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财科头条】第14期
洞察财政前沿,速递专业解读
编者按: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财政政策最新动态和智库权威解读,欢迎关注转发。
全文共2023字 | 阅读大概需要5分钟
本期关键词:资金直达基层和民生
背景速览:
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上述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强化公共财政属性,决不允许截留挪用。阅读原文>>
6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新增财政资金直接惠企利民的特殊转移支付机制;部署支持适销对路出口商品开拓国内市场,帮扶外贸企业渡难关。会议确定,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将新增财政资金通过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等方式,第一时间全部下达市县。中央财政会同相关部门强化管理。省级政府要当好“过路财神”,同时不做“甩手掌柜”,在加强资金监管同时,将自身财力更多下沉基层,弥补基层财力缺口,以确保中央确定的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举措真正落到实处。阅读原文>>
Number1
今年财政政策的特点是围绕“人”来做文章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认为,过去财政政策的特点是围绕“物”做文章,主要在“铁公基”方面力度比较大,今年财政特点是围绕“人”来做文章。首先突出就是要保就业,在中央提出的“六稳”,首先就是稳就业。这次提出“六保”首先也是保就业。财政政策的特点更多是体现在救助、救急,就是以财政风险去对冲经济社会领域的公共风险。从而为经济社会的恢复注入更大的确定性,降低、对冲不确定性。同时,财政政策作为经济政策,就是要促进经济的循环,就是要落实好“六保”的任务,尤其是市场主体,产业链、供应链,而作为一个社会政策就是要给社会托底,要保基本民生,要促进就业,要保证居民的基本生活不受疫情的影响,保证基层政府的运转。
Number2
建立辖区财政责任制度,保证2万亿元资金直达市县基层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刘尚希认为,要保证2万亿的特殊转移支付直达市县基层,应该要建立辖区财政责任制度。如果没有辖区财政责任的话,那么中央直达市县的资金也很难真正去解决问题。中央对市县的直达转移支付和省对市县的转移支付,必须要结合起来,否则,可能是一边中央下沉财力,另一边出现省级财政上收,或者该给的不给了,那就两相抵消了。加大了辖区的责任,一方面中央向市县下沉财力,另一方面省里也应当下沉财力,两者形成合力,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基层财政困难的问题。同时,不仅要从收入侧考虑问题,也要从支出侧来考虑问题,应当是双向发力,不能只考虑一边。否则,即使把大量的钱下沉到市县,也有可能造成小马拉大车的局面。从这个意义上讲,从支出侧想办法,将支出责任或者事权适度的上移,反而能真正提高资金使用的宏观效益。若是财政资金在宏观配置上出问题,在微观项目上无论怎么有绩效也弥补不了。
Number3
财政全力支持六保,凸显财政“惠企利民”的民本属性
【CAFS两会热评】王志刚 | 更加积极有为财政政策:惠企利民稳四方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王志刚认为,今年的财政收支安排集中体现着财政的“惠企利民”的民本属性;同时,为减轻地方财政的收支平衡压力,对地方政府融资支持也作出了众多新举措。财政全力支持“六保”更加凸显民本财政的本色。新增加的财政赤字和抗疫特别国债全部安排给地方,要求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让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这些措施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强化公共财政属性,决不允许截留挪用,这将会极大地增强了地方抗击疫情的能力和信心,有助于地方落实六稳、六保的任务。
Number4
特殊转移机制使资金能够迅速抵达*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外国财政研究中心负责人、研究员李成威认为,预算报告中界定的抗疫特别国债使用范围界定比较清晰,发行抗疫特别国债,意义重大,尤其是在弥补当前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短板、防止疫情反弹和境外输入等方面必将发挥重大作用。政府工作报告还特别强调,特别国债1万亿连同赤字规模的1万亿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强化公共财政属性,决不允许截留挪用。这种资金安排方式也充分体现了特殊时期的特殊做法,资金能够迅速抵达*,对于缓解基层财政矛盾、纾解企业经营困难、提高消费者信心等能够实现立竿见影的效果。
(本文转载自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1/03 上海线下活动 | 港中大MBA课程2025级招生宣讲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上海站 | 港中大MBA宣讲会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学长学姐校区见面会 | 香港大学在职MBA(大湾区模式) 十一月线下咨询会报名
- 11/03 下週日見!2025年入學交大安泰MBA第一場港澳台申請者沙龍重磅來襲!
- 11/06 讲座报名 | 房地产市场的破局与重构
- 11/12 统考倒计时45天 | 清华科技创新MBA学姐备考分享&答疑等你来!
- 11/13 线上活动|备考经验高密度输出,招生动态前瞻解析,11月13日交大安泰MBA考情解析+笔试技巧分享会开启报名!
- 11/14 公开课抢位|人工智能、数据和人才@北京
- 11/14 申请冲刺 | 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第四批次招生启动!
- 11/14 活动日程 | 11月14日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招生说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