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邮电大学 | 知行视觉团队:“三代成员”深耕光学与机器学习领域

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23-01-10 13:33 浏览量: 327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发“第一生产力”,活跃“第一资源”,点燃“第一动力”,贯彻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厚植学校“双创”沃土,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经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推荐,融媒体中心对我校优秀创新创业学生团队进行深入采访报道,现推出“创客正青春”栏目,讲述学生创业故事,展现重邮“创客”的奋斗足迹与青春风采,进一步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在创新探索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创业实践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汇聚创新创业的青春力量。

摄像头,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安防、交通等领域。在安防领域,摄像头更是作为记录行为足迹、守护安全的重要工具。同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摄像头的成像分辨率和动态范围等性能提出了新的高要求。

聚焦提高摄像头成像范围、成像质量、应用鲁棒性等现实需求,知行视觉团队三代成员接续奋斗,深耕光学与机器学习,在高动态范围成像、跨尺度成像对齐等研究基础上,开发出一套多摄像头成像系统—“真眼卫士”多相机计算成像。

一师一生 组建初代团队

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一经提出,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爆发了前所未有的“科创潮”。为给大学生提供大展身手的空间,第一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正式拉开帷幕。软件工程学院2015级王威看到了这个机会,他抱着对摄像头的强烈兴趣、带着对高反差亮度的安防监控想法,找到了同年入职重庆邮电大学的陈阔老师,提出建立项目团队的想法。起初,陈阔老师认为项目对于本科学生而言难度太高,但王威很有信心,坚持查找资料、完善创意,频繁与陈阔老师沟通讨论。同时王威的坚定也打动了陈阔老师,二人成功组建了“一师一生”的初代团队。在前两年中,二人查阅了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项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在研究的过程中,二人也取得不俗的成果。2016年,项目成功入驻孵化园。2017年王威带领团队获得“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国家全国银奖、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金奖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家级立项。

众力齐发 从耕耘到收获

2018年,团队陆续“招兵买马”,人员逐渐壮大,并从竞赛,科研,创业三个方面组创5个分队。大家为了项目从各个方面开始发力。

软件工程学院2018级的李卓伦从2019年加入团队,并逐步成长为队长。他回忆起团队最辛苦的那段时间,想起放在团队办公室的四五张折叠床,最旧的那张陪伴他几乎四年时间。“这么说吧,想要做出成绩,没有办法不熬夜”“每一天都是项目瓶颈期”,这是李卓伦对那段时间的评价。在他的记忆中,有一年冬天,由于比赛时间十分紧迫,他和另一位成员孙东哲在办公室里研究到很晚。在空调坏掉的情况下,二人为节约时间仍选择睡在办公室内的折叠床上。第二天一早,床板上已经结了一层霜。

度过寒冬,万物生长,团队也迎来收获。在团队成员的努力下,他们成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形成技术与产出的闭环,取得一系列成果,累积获得各类比赛国家级奖项2项、省部级奖项9项;申请专利4项,发表论文3篇。团队成员也各自成长,取得了更好的发展,团队成员1人推免西湖大学博士研究生、8人推免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科学院大学、重庆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硕士研究生;多人签约华为、快手等国际知名企业;百余人次获评各类奖助学金和荣誉称号。

薪火相传 新突破新未来

时间来到2020年,部分同学的离开加上元老成员的升学准备,项目组一下子变得有些冷清。为了延续项目组的发展,元老成员从各个学院去寻找热爱科研并想要做出成果的人才。孙增睿怀着对科研的热情,经学姐推荐,进入项目组。为了保证团队的后续发展,避免团队再次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项目组开始了面对全校同学进行按届选拔的新模式,开始了新一代成员的发展。

目前为止,项目组积累了跨分辨率图像配准、多曝光图像融合等技术,能够实现多相机成像,可提供多相机连续光学变焦、多相机高质量图像合成、多相机高分辨率大视场成像等解决方案,使得由不同性能的摄像头拍摄的图像的显示效果更为优秀。

有热爱,有目的,有动力是他们一直追求的团队宗旨。每一位成员进入项目组的时候,陈阔老师都会让成员们选择自己在计算机成像方面的感兴趣方向,让他们能够有足够的热情去自主完成大学阶段的研究。在这样的培养方式下,团队在计算机成像领域进行不同方向的研究如多相机位姿标定、基于相机标定的多相机系统拼接成像、缝合线驱动的图像拼接等,极大的拓宽了项目的广度。知行视觉所有成员每周都会拥有“组会夜晚”,陈阔老师会抽出一个晚上的时间,将团队所有的研究生与本科生召集在一起,彼此分享这一周所学知识与项目进展。在这样的一周一会下,团队不断进步,不断发展,在探索中发展新的未来。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重庆邮电大学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