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素:人性的四大欲望 (占有欲、競争欲、虛榮心和權力欲)
香港中文大學金融财務MBA(FMBA) 2021-11-13 浏覽量: 7897 [簡/繁]
羅素在推動20世紀的西方走向自由化、多元化的曆史進程中,功勳卓着。被譽于20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社會學家。
人的欲望有四個層次,理解了深層欲望,才真正明白人類的最終理想追求。本文中羅素講述到的欲望,我們稱之為占有欲、競争欲、虛榮心和權力欲,分别展開分析探讨這四種欲望。
作者|先知書店
來源|先知書店店長薦書
毫無疑問對食物的渴望曾經是而且仍然是很多大的政治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人類與其它動物在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存在差異,那就是人類有欲望,而且可以說是無窮無盡、永遠無法充分滿足的欲望,這些欲望使得他們即便到了天國也無法安靜。蟒蛇在一頓飽餐之後就去睡,直到需要另外一頓時才醒來。人類,在很大程度上則不會如此。阿拉伯人曾一度節儉地過着以幾顆棗為生的生活,後來奪取了東羅馬帝國的大量财富,住在無法想象的豪華宮殿中,他們沒有因此而平靜下來。饑餓已經不再是一個動機,因為他們稍一點頭示意,希臘奴隸就會給他們奉上精美食品。但是其它的欲望仍然促使他們十分活躍,尤其是四種欲望,我們稱之為占有欲、競争欲、虛榮心和權力欲。
▌人總是渴望占有更多占有欲——渴望擁有盡可能多的财産權利。這是一種動機,我想,這種動機來源于恐懼和對生活必需品的渴望的結合。我曾經善待來自愛沙尼亞的兩個小女孩,她們是從一場饑餓的饑荒中死裡逃生的。她們住在我家裡,當然有足夠多的食物。但她們卻一有空就跑到鄰近的農場偷土豆并囤積起來。洛克菲勒在年幼的時候生活十分貧苦,成年後仍以類似的方式生活着。與此類似,阿拉伯酋長坐在他們絲質的拜占庭長沙發椅上仍忘不掉沙漠,他們所囤積的财富遠遠超過任何可能的身體需要。無論怎樣對占有欲進行心理分析,沒有人可以否認它是一種極為強大的動機——尤其是在有權有勢的人們之中。因為,如我前面所說,占有欲是一種無限的動機。不管你已擁有多麼多,你仍将渴望占有更多。完全的滿足是一個無法實現的夢。
▌競争欲猛烈而危險雖然占有欲是資本主義制度的主要動力來源,但在人們解決了饑餓問題之後,它卻無論如何不再是最強烈動機。競争欲是一個更為強大的動機。在伊斯蘭教曆史上,很多個王朝都一再慘遭不幸,這是因為國王的多位妻子的兒子們彼此不和而引發内戰,造成全面毀滅。在現代歐洲也發生了類似的事情。當英國政府不很明智地允許德國皇帝參加在Spithead舉行的一次海軍檢閱時,他腦中湧現出的想法并不是我們原來的打算,他想到的是,“我一定要擁有一支和英國一樣好的艦隊”。正是他的這個想法,導緻了我們後來的一系列麻煩,如果占有欲總是強于競争欲的話,世界也許比現在更美好。但事實上,許多人将愉快地面對貧困,如果他們能以貧困使他們的競争對手徹底毀滅的話,這就是現在的稅收如此之高的原因。
▌虛榮是潛在的動力虛榮心是一個有着極大潛在力的動機,任何一個經常同孩子打交道的人都知道他們常常會做一些滑稽動作并要求說:“看看我”。“看看我”是人心最基本的欲望之一。這種欲望有多種表現形式,從孩子們的扮小醜到追求死後的名聲,文藝複興時曾有一個意大利小君主,在臨死前當牧師問他是否有何忏悔時,他回答道:“是,有一件事情。有一次國王和教皇同時來看我,我把他們帶到塔頂觀光,我忘了把他們都推下去,那樣我就能永遠名昭于世。”
曆史沒有叙述牧師是否寬恕了他。虛榮心的麻煩之一就是,喂它的東西越多,它就越膨脹,你被談論的越多,你就越希望被人談論。讓一個被判了死刑的罪犯看報紙上登的關于他的報道越多,就會對那些報道不充分的報紙越發憤怒,政治家和文人們也是如此。他們越是出名,剪報機構就會發現越難以滿足他們。怎樣誇張虛榮心在人的一生中影響都不為過,從三歲孩童到那些眉頭一皺世界就會為之一顫的統治者。人類甚至犯了這樣的大不敬之罪:将這些欲望歸之于神,認為神總是渴望被不斷贊揚。
▌權力是終極的誘惑雖然我們已考慮到了的動機的影響非常強大,還有一種動機比它們更有影響...權欲如同虛榮心,不達無限權力是永遠無法滿足權力欲的。由于它特别是精力充沛者的惡行,對權力的追求偶爾可能會達到目的,但成功的比例很小。權力欲的确是重要人物生活中最強烈的動機。行使權力的經曆會更增加對權力的熱愛,這不但适用于無足輕重的小權,也适用于君主手中的權力。由于權力的表現形式就是讓人們做他們不願做的事,被權欲所驅使的人就更傾向于給人們帶來痛苦而不是喜悅。
如果你因正當理由向你的上級請假,她不同意必同意會使他的權欲得到更大的滿足。如果你想得到建房許可證,有關的官員也會從說“不行”比說“可以”中獲得更多樂趣。正是這類事才使得權欲成了一個非常危險的動機。但是它也有有利的方面。我想對知識的追求主要就是受權欲的驅使。科技的進步也是一樣。權欲這一動機究竟是引導人做出有益的行動還是有害的行動,取決于社會制度以及個人的能力。
▌所有人都想擺脫厭倦狀态人優越于畜生之處表現在他們會感到厭倦,雖說在觀察動物園的猿類時我有時會想它們也許也有着這種讨厭的感情的萌芽。不管怎樣,經驗表明,幾乎所有的人都具有真正強有力的欲望之一就是擺脫厭倦狀态。要斷定追求刺激這一動機的根本原因絕非易事。我傾向于認為我們的大腦結構适應人們以打獵為生時的狀态。那時人們帶着原始的武器,花上一整天的時間潛步跟蹤一隻鹿,希望用它做晚餐。吃過晚飯後,他就沉沉睡去。
在這樣的生活中,人們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感到厭倦。但是當他開始從事農業後,他的妻子被迫幹完田間所有的勞作,他便開始有時間考慮人類的生活名利,創造神話和哲學,并夢想從此以後可以過上在天國裡自由馳騁狩獵的生活。我們的大腦結構适應繁重的體力勞動。在我年青的時候,經常利用假期進行長途跋涉。我一天會走上25裡路。在夜晚降臨時,我根本不需要任何東西幫我擺脫厭倦,因為能好好地坐下來的喜悅已讓我心滿意足。
但是現代生活不可能遵循這樣靠體力勞動的原則。大量的工作是坐着完成,而大部分的體力勞動隻運動幾塊專門的肌肉。很多倫敦人聚衆于特拉法格廣場,瘋狂的為政府宣布将他們處死的宣言而歡呼(指宣戰)如果那天他們徒步走了25裡路的話,他們就不會再這樣歡呼了。但用這種方式抑制人們的好鬥性是不現實的。如果人們想生存下去——這也許并不是人們所渴望的——就必須找到其他無害的途徑來發洩人們體内那些産生愛和興奮的剩餘體力。激情的可怕之處就在于它的許多形式都具有破壞性。對那些不能自控而過度酗酒或賭博者是有害的,以民衆暴亂的形式尋求刺激也是有害的。最具破壞性的就是它導緻戰争。
而人們追求刺激又是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所以除非有現成的無害的發洩方式,人們就将采用諸如此類的有害的方式。隻要控制在法律限制之内,這種無害方式在現在的體育以及政治活動中都有。但這些并不夠,尤其是由于有些最刺激的政治活動本身就最具破壞性。文明生活已變得平淡無奇,如果要使其穩定,就必須找出無害的方式讓人們發洩沖動。
我們的老祖先可以通過打獵來滿足這種沖動的發洩。在澳大利亞,那裡人少兔子多,我發現人們通過很熟練地屠宰成千上萬的兔子這種原始的方式來滿足他們的原始沖動。但在倫敦或紐約,這裡人多兔子少,所以必須找到其他方式。我想每一個大城市都應該有人造瀑布,人們可以乘着不堪一擊的木船順流而下。瀑布的下方應該有水池,裡面放滿了機械鲨魚。任何鼓吹防禦性戰争的人都應與這些制作精巧的怪物每天在一起呆上兩個小時。
羅素對人性的洞察如此深刻,如果說把思想家分為兩種類型:一種人說的東西深刻得要命,但說的方式笨得可怕;一種人不僅說的東西發人深省,而且說的方式非常精彩。康德和黑格爾屬前一種人,他們的著作深刻但沉悶;羅素則屬後一種人,他的著作深刻而優美。愛因斯坦曾說:“閱讀羅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情之一。”羅素嚴謹、理性而不失科學性的幽默,同時有着對人文的深切關懷和犀利的評論。讀羅素的著作不僅是一種美的享受,更是對智慧的啟發。為此,誠摯推薦“羅素專題”書單:《西方的智慧》和《羅素傳》。從羅素最重要的著作和他的人生曆程中,汲取人生智慧,擺脫人性的陷阱。
編輯:淩墨
(本文轉載自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FMBA ,如有侵權請電話聯系13810995524)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MBAChina立場。采編部郵箱:news@mbachina.com,歡迎交流與合作。
-
+1
贊
-
+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