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育人專欄】湖北經濟學院邵天營:與MPAcc共舞

湖北經濟學院 2021-10-23 浏覽量: 5744 [簡/繁]

在全國MPAcc教育培養中,有三大公認的最高水平的獎項,分别是全國MPAcc優秀學位論文、全國MPAcc學生案例大賽和中國專業學位教學案例中心優秀案例

而我校一位碩士生導師和其指導的學生團隊将這“三合一”的大滿貫收入囊中。

他就是邵天營。面容消瘦、頭發花白,他的背總是挺得筆直,眼角眉梢始終帶着柔和的笑意。

30餘篇論文、10餘部專著教材、10項課題,是他的研究成果。

他是我校第一批碩士導師,見證了經院會計學碩士教育從走“聯合培養”的小路到蹚出一條光明大道;他是MPAcc“問題導向”堅定執行者,将案例教學與人才培養緊密捏合在一起;他低下頭、沉下心,誓要探索出提高專業碩士實踐創新能力的有效路徑。

冷 闆 凳

就好像每一個武林高手在成就大業前要不斷拜師學藝一般,從1988年本科畢業至2007年博士畢業,邵天營的這20年在工作與求學中度過。

“1988年本科畢業是分配工作,我被分配回了南陽,在一所新籌建的高校工作,就是後來的南陽理工學院。”邵天營是該校第一批教師,在廿年間他始終從事會計教學工作。

在一所以理工科見長的學校,會計專業并不屬于強勢學科,但他從未停下追求的腳步。他在1993年參加全國注冊會計師資格考試全科一次通過,1994—1996年在中南财經大學攻讀全日制會計學專業碩士,2002年晉升副教授。而在2004年,38歲的他毅然辭職,再次脫産,攻讀博士。

梳理他的求學路讓人不禁感到困惑。在風起雲湧的90年代,整個社會爆發出對經濟人才的極度渴望,當身邊的同事下海經商,邵天營“拿着一手好牌”,卻一心向學、甘願坐在學術的“冷闆凳”上。

“為什麼沒有下海?”這個問題仿佛一直沒有進入過他的視野,“有過機會,但是從來沒有那麼想過。”他頓了頓,說道,“還是比較喜歡學校的氛圍。”

2007年,剛過不惑之年的邵天營入職湖北經濟學院,成為會計學院會計系企業會計課程組的一名教師,開啟了一段全新的教學生涯。

身為會計學博士、副教授,又兼具20年會計學專業系列課程教學經驗,剛進學校的邵天營就承擔起中、高級财務會計等專業必修課的教學任務,次年,他就主持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作為主要成員參與财政部全國會計課題和湖北省會計學會重點會計科研課題的研究。

但随着教學和課題研究的深入,圍繞人才培養的困惑卻在滋生。

“學校當時提出要培養‘有思想有能力的實踐、實用、實幹’人才,會計又是一門非常務實學科,如何在教學環節中體現人才培養特色,這個問題一直困擾着我。”但是剛入校的一兩年裡,他毫無頭緒。

邵天營沒有停下,他全身心撲到專業建設、課程團隊建設和精品課程建設中去:“不論是出差還是開會,隻要有機會見到同行專家,我就要上去和他們探讨一番。”

2009年,我校與湖北大學聯合招收會計學術碩士研究生,邵天營成為我校第一批碩士研究生導師之一。

2011年,全國會計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發布《會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參考性培養方案》,特别強調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就在同年,我校獲得MPAcc授權點。2012年,邵天營迎來了經院自己的第一批研究生。

“就在那時,我們的MPAcc人才培養定位就非常明确了,就是培養學生運用現代會計、财務、審計及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發現、分析并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忽如一夜春風來!

但春風過後,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放在眼前:怎麼做?

從 問 題 出 發

“從這張财報裡大家能看出什麼?”

“為什麼樂視2016年的财報會出現所得稅為負數?”

“小米2017年财報數據中顯示企業虧損418億,這個數據能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的經營業績?”

這是2021級MPAcc學生的第一節專業課《财務會計理論與實務》,邵天營站在講台上,臉上的笑容始終很溫和,抛出的問題卻不好回答。

“問題是創新的起點,也是創新的動力源泉。”他認為,堅持問題導向,不僅能有效調動課堂上師生互動的氣氛,激發學生問題意識,更能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而培養這種能力,就需要學生運用現代會計、财務、審計及相關領域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方法,去分析并解決商業領域實際問題。

于是問題導向率先融入到他的研究生課堂中。“每門課、每章、每節、每次課我都要提前做準備,一定要從問題入手,讓學生明确面臨的主要問題,進而讨論可行的解決方案,以及明确會計準則的規範要求和理由。”提問、反問、讨論,各種方法在他的課堂中得到靈活運用。會計Y2103趙佳說:“邵老師的課堂燒腦,也很有趣。”

邵天營指導的學生,也要随時準備接受老師的“奪命連環問”。“案例是否存在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需要解決什麼具體問題,解決問題的可行路徑有哪些,這些路徑方法各有什麼優劣,解決問題的最優路徑是什麼,最優路徑有無不利後果以及會産生什麼不利後果……”趙佳笑着說,“不論是做案例研究,還是論文撰寫,我們随時都要準備接受老師的提問。不過我們成長的很快,老師會陪着我們一起探讨,一起前進。”

不僅是課堂,在課下他也堅持及時發現問題、化解問題。

執教35年來,不論是本科生課堂還是研究生課程,所有學生作業必由他親自布置,親手批改,每場考試的考試分析也必須認真完成。這看似是“笨功夫”,但卻是邵天營眼中的“金鑰匙”。“課堂教學是一個持續的、需要不斷改進的、得到優化的過程,作業和考試不僅是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了解,更是對教學效果的檢查。”

“以問題為導向,就要保持強烈的問題意識。”邵天營指着自己的電腦桌面,其中有一個名為“财經視點”的文件夾,裡面收集了近百個專業相關的重要問題和相關素材,其中有國家政策追蹤、财經新聞摘要、《管理世界》《會計研究》等财經報刊雜志的研究熱點、各種新聞媒體關于上市公司會計、财務、審計問題的報道……當他缺乏靈感,找不到好問題時,就會打開這個文件夾。

“這是我的百寶箱,不論上課素材還是課題來源都可以從中尋找線索。”2015年,他主持申報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基金課題“公允價值、财務呈報與會計信息質量”,該課題基于20世紀90年代公允價值會計崛起,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引發的公允價值會計論戰,多年的政策變化和相關研究都存于他的“百寶箱”中。“2020年我出版了專著《公允價值、财務呈報會計信息質量》,算是結出了一個代表性成果。”

“問題導向是一種授課方法,是一種思維習慣,但是如何将MPAcc中各教學環節融為一體,是另一個話題。”邵天營手握“問題導向”的武器,瞄準靶子。

案 例 是 個 好 媒 介

這個靶子就是案例教學。

如今案例教學炙手可熱,但在初辦碩士的2011年,案例教學面臨着許多具體的困難。老師們對要不要做案例、怎麼做案例、多大力度推進案例教學并沒有系統認知。“過去我們重點還是按課本講理論,也會有意識地把例子放到課程講解過程中,但這些都不是真正的案例教學。”邵天營說,“怎麼培養,我也是摸不着頭腦。”

等,恐怕是來不及的。春江水暖鴨先知,邵天營先跳進“水”裡。

第一步,是學。邵天營從身邊的中南财經政法大學入手,多次參加案例教學觀摩,每事問,常探讨。他主動參加全國會計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舉辦的課程師資培訓,向與會專家和同行們就案例教學法在财務會計理論與實務課程中的運用虛心讨教,2012年他專門報名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舉辦的“案例教學高級研修班”,系統學習案例教學法和案例教學研發。

高頻深入的學習讓他快速入門,學習成果很快轉化并運用在他的課堂中。

“案例教學就是要讓學生從書本走向實務,将專業知識運用到實際案例中。”在他的課程裡,學生組成4-6人的小組,每組收到案例資料後有2周時間,圍繞案例問題查閱資料、深入研究、整理思路,而後制作PPT并向同學們彙報管理分析報告。在小組彙報後,其他同學就小組發言進行提問、質詢,邵天營也會以發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将案例背後的理論挖透。

但總有質疑聲音圍繞MPAcc案例教學。财務會計本身是有準則規範,交易事項的處理都在規則範圍之内,所謂案例研究是否隻是換了個形式的舉例子,而本質上還是引導學生做出“标準答案”呢?

邵天營沒有直接回答。“舉個例子,2003年和2008年,法國兩任總統都對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發布的金融工具準則中公允價值運用和金融資産重分類要求提出質疑。這是會計準則中很小的問題,但歐盟和美國采納的準則不一樣,直接導緻歐洲企業和美國企業面臨競争環境不同。所以在學習時,不僅關注準則要求,更要綜合考慮。”他微微一笑,“案例分析中學生要閱讀英文原文案例材料,要分析讨論影響案例的各因素,進而深入讨論競争環境、公平正義等議題。從鮮活的案例中才能發現值得讨論的問題。”

随着案例教學的鋪開,對于教師自主研發案例的需求也真正浮出水面。

“自己不研發案例,上課就沒有好效果。”邵天營說,“我們要求給研究生上專業課的導師必須自己開發案例。”

他自然身先士卒。2014年他一次開發完成了2篇教學案例,《中航精機的重大資産重組暨關聯交易》和《石基信息的股權激勵計劃》均收錄于中國專業學位教學案例中心案例,其中《中航》案例獲評2015年中國專業學位教學案例中心優秀案例。

“使用自己開發的案例在上課時就會有的放矢,學生理解得也更透徹。”但,這些都還不夠。“從我自己開發案例的經曆就能體會到,開發案例能夠強化學生問題意識,迅速培養實踐創新能力。”他微笑,“學生就應該自己下手研發案例。”

他瞄準了新目标:案例大賽和學位論文。

會 計 的 遊 戲

“參加MPAcc學生案例大賽就是為了以賽促學。”邵天營說,“我們研究生培養中要求每個學生都必須參與一次案例大賽。”

全國MPAcc學生案例大賽是“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之一,也是國内水平最高的專業賽事。2015年全國分七個賽區,177所培養院校的976支隊伍共計5368名MPAcc研究生參賽。比賽分四個階段,總時長達4個月,參加這樣的比賽對于團隊和指導老師都是一種磨砺。

“初賽第二階段是團隊按照給定的調研方向自己選擇調研對象進行調查研究,撰寫案例分析報告,‘向心’隊選的對象是我們校友企業。”邵天營介紹,那時候學生經常周末外出調研,周中在圖書館研讨,邵天營因為住在校内幾乎“随叫随到”。

最艱難的還是決賽。晉級決賽隊伍在18小時内研究、分析其餘晉級隊伍在初賽第二階段提交的案例及解決方案,現場通過抽簽進行一對一辯論淘汰。

李歌,“向心”隊隊長,是邵天營指導的2014級研究生,正是他們團隊于2015年12月在北京奪得全國MPAcc案例大賽總決賽第三名。

決賽期間,整個團隊每天都在賓館熬到半夜,在老師的指導下,團隊研究對手案例、尋找方案破綻,同時也要模拟對方提問、思考己方對策。學生團隊通常準備到淩晨4、5點,然後睡1、2小時馬上起來準備“戰鬥”。

但,正是一學期高強度的做案例、打擂台,學生案例研究能力和綜合陳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2013年以來,邵天營指共指導了17支研究生團隊參加MPAcc案例大賽,共取得1支團隊晉級省賽總決賽并獲得二等獎、2支團隊晉級全國大賽前百強、1支團隊獲全國總決賽三等獎的佳績。

案例大賽為學生提供了自主研發案例的模拟練習機會,然而要想真正成體系、獨立進行研發,還要依靠案例研究型學位論文寫作的訓練。

“宋馨畢業論文的選題脫胎自她研一時參加的案例大賽,比賽的要點之一就是商譽。”邵天營介紹,從案例大賽開始,宋馨就一直專注于商譽話題的研究。“人福醫藥2018年商譽減值帶來的資産減值非常明顯,而2018年各大企業紛紛商譽爆雷,因此我建議宋馨将人福醫藥作為研究對象。恰好該公司是我校研究生工作站,主要負責人也是我校第二導師。數據全、時機準、學生能吃苦,一篇好作品就應運而生。”

而受疫情影響,邵天營與宋馨的畢業論文多是通過線上溝通。她說:“雖然當時見不了面,但是邵老師還是很耐心,每次都會引導我分析财務報表的問題和原因,成文後老師也不厭其煩,把我的論文來回修改了五遍,都是一個字一個字的糾正。”

從2014年到2021年,邵天營共指導13名碩士研究生完成學位論文,其中7篇論文評為校級優秀。宋馨的《企業并購商譽後續計量問題研究——以人福醫藥為例》從全國270餘所高校中拼殺進全國前20,獲評全國MPAcc優秀學位論文。

“案例研發、案例教學與案例大賽、專業實踐和學位論文的指導是一個MPAcc碩士研究生培養的完整系統。”邵天營補充道,“各環節各項活動融合互補、相輔相成、形成合力,好結果就自然而然地誕生了。”

從教師的案例研發到案例教學,從學生的案例大賽到優秀學位論文,我們看到邵天營在經院的16年正不斷的把自己“問題導向”變成研究生教育“一以貫之”的核心要點。

為了這個“一以貫之”,已經是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教育中心副主任的他依舊親力親為:帶學生、帶團隊、講入校第一課、在學生畢業前增加“預答辯”、鼓勵老師多做案例……他想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工作起來不知疲倦。

會計學院教師郭恒亮說:“他真應該多在自己身上花點時間。”

而他自己呢?

邵天營很平靜地說:“這就是我自己的事情。”

采訪接近尾聲,他的辦公室空調溫度并不高,我們都出了薄薄一身的汗。而邵天營依舊端正坐着,不徐不疾地解釋我們的疑問,臉上始終帶着淺淺的微笑。

他非濃墨重彩,非鮮花着錦。也許,他代表的正是經院裡埋頭工作的大多數。

甘坐冷闆凳,用心帶學生,而不宣于口,但對教育事業懷着一股濃烈、執着的熱愛,他是與MPAcc共舞的邵天營。

湖北經濟學院

責任編輯 / 祁忻然

文字來源 / 晁悅 大學生記者團 葛文瑄 張智鑫

圖片來源 / 大學生記者團 楊彬怡

審稿 / 金苑

編輯:葛格

(本文轉載自湖北經濟學院 ,如有侵權請電話聯系13810995524)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MBAChina立場。采編部郵箱:news@mbachina.com,歡迎交流與合作。

  • +1

  • +1

    收藏

備考交流


2022考研英語二備考群: 678595048

2022管理類聯考複試調劑②群: 814776983

2022海外碩士交流群: 895560072

2022年MBA/MEM/MPAcc聯考備考群: 769561411

免聯考調劑咨詢①群: 796631901

2022考研政治沖刺群: 863373153

海外碩士咨詢③群: 850595383

免聯考碩士入學咨詢群: 711046255

2022考研複試調劑交流群: 90217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