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位院士!國家最高科技獎候選人名單,公示

MBAChina 2024-01-26 浏覽量: 4472 [簡/繁]

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已經結束,據各提名單位公示信息,備受關注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目前已知有13位專家被提名(為不完全統計),其中來自高校的有7人。

按照《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規定,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的專家;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産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态環境效益或者對維護國家安全做出巨大貢獻的專家”。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每年授予人數不超過2名。

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已知候選人信息如下:

李德仁 武漢大學

李德仁院士,1939年出生,江蘇泰縣人。攝影測量與遙感學家,武漢大學教授、博導。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963年畢業于武漢測繪學院,1981年獲該校碩士學位,1985年獲聯邦德國斯圖加特大學博士學位。2008年獲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名譽博士。1988年度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曆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校長,武漢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學術委員會主任,湖北省科協副主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973專家顧問組成員,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常委、副主任,中國博士後管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國家遙感中心專家組成員,中國圖形圖象學會副理事長,中國GIS協會顧問,中國測繪學會理事長,中國地理學會環境遙感分會理事長,亞洲GIS協會創會會長,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第三、六專業委員會主席,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理工大學、加拿大卡爾加裡大學等50多所大學顧問或名譽教授。

長期從事遙感、全球衛星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統為代表的地球空間信息學的教學與研究,曾提出可靠性和可區分理論處理測量誤差,“解決了測量學一個百年來的問題”,30項成果分别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及省部級獎、全國優秀教材獎、全國優秀教學成果獎、德國“漢莎航空測量獎”,1999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發表論文620多篇,出版專著10部、譯著1部,主編著作7部;獨自與合作培養博士後10多名、培養碩士研究生80多名、博士研究生120名。

薛其坤 清華大學

薛其坤院士,男,1962年生于山東蒙陰,1984年畢業于山東大學光學系激光專業,1994年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1992年至1999年先後在日本東北大學金屬材料研究所和美國北卡萊羅納州立大學物理系學習和工作。1999年至2005年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1999年至2005年任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05年起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同年11月被增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0年至2013年任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物理系主任,2011年至2016年任低維量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13年5月起任清華大學分管科研的副校長,2017年12月起任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2020年11月,任南方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他目前是教育部科技委常務副主任,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美國物理學會會士,是國際著名期刊Surface Science Reports、Nano Lett. Applied Physics Letters、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和 AIP Advances等的編委,National Science Review副主編和Surface Review & Letters主編。

薛其坤是國際著名的實驗物理學家,其主要研究方向為掃描隧道顯微學、表面物理、自旋電子學、拓撲絕緣量子态和高溫超導電性等。發表文章400餘篇,被引用超過21000餘次,在國際會議上應邀做大會/主題/特邀報告150餘次。曾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06)、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5、2011)、第三世界科學院物理獎(2010)、求是傑出科技成就集體獎(2011)、陳嘉庚科學獎(2012)、“萬人計劃”傑出人才(2013)、求是傑出科學家獎(2014)、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成就獎(2014)、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2016)、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2018)和菲列茲﹒倫敦紀念獎(2020)等獎勵與榮譽。

葛昌純 北京科技大學

葛昌純院士,男,漢族,浙江平湖人,生于1934 年3月6日。中共黨員。1949年考入國立唐山工學院(即唐山交通大學)礦冶系,1952年畢業于北方交通大學(由唐山工學院和北平鐵道管理學院組成)唐山鐵道學院冶金系冶金物理冶金專業。

1952~1984年在冶金部鋼鐵冶金總院先後在冶金室、壓力加工室、粉末冶金室擔任專題負責人、高級工程師、研究室副主任。1980年10月~1983年4 月作為德國洪堡基金會研究員在Max-Planck材料科學研究所和柏林工大非金屬材料研究所從事粉末冶金和先進陶瓷研究,獲Dresden技術大學工學博士學位。1985年起在北京科技大學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晉升為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1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88年被人事部評定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990年被國家教委和國家科委評定“全國高校先進科技工作者”。兼任:中國金屬學會粉末冶金專業委員會特種材料與制品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世界陶瓷科學院層狀和梯度材料學會主席;世界陶瓷科學院自蔓延高溫合成學會理事;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HS Materials Technology和“粉末冶金工業”等國際、國内刊物的編委。

汪品先 同濟大學

汪品先院士,1936年生于上海,海洋地質學家,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教授。1960年莫斯科大學地質系畢業,1981-1982年獲洪堡獎學金在德國基爾大學進行科研,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專長古海洋學和微體古生物學, 主要研究氣候演變和南海地質,緻力于推進我國深海科技的發展, 開拓了我國古海洋學的研究,提出了氣候演變低緯驅動等新觀點。1999年在南海主持中國海首次大洋鑽探, 開我國深海科學鑽探之先河。2011-2018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南海深海過程演變”,為我國海洋科學第一個大規模的基礎研究計劃, 使南海進入國際深海研究系前列。2018年深潛南海發現深水珊瑚林;并積極推動深海海底觀測, 促成了我國海底觀測大科學工程的設立。同時,還成功地推進我國地球系統科學的發展,提倡強化科學的文化内蘊,并身體力行促進海洋的科普活動。著有“Geology of China Seas”ˎ“地球系統與演變”等大量著作。

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歐洲地學聯盟的米蘭克維奇獎,以及倫敦地質學會名譽會員、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等榮譽。曾擔任中國海洋研究委員會主席、國際海洋聯合會(SCOR)副主席、國際過去全球變化計劃(PAGES)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等,發起“亞洲海洋地質會議”系列, 并主持全球季風等多個國際工作組。是第6、7屆全國人大代表,第8、9、10屆全國政協委員。

安芷生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所

安芷生院士,研究員,男,漢族,1941年出生,安徽六安人,碩士,博士生導師,第四紀地質學家。1962年南京大學地質系畢業。1966年中國科學院地質所、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生畢業。從事全球環境變化,大氣顆粒物污染控制,第四紀地質與全球變化。

1966~ 1985 年在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所第四紀地球化學研究室工作。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院長,陝西省科學院院長,黃土與第四紀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所長。兼任中國第四紀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國際第四紀聯合會副主席,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副主席等。同時兼任南京大學、複旦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交通大學、西北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兼職教授,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編委,陝西省生态學會會長,陝西省科協副主席,陝西省"山川秀美"領導小組成員專家組組長、西安市環境顧問。

歐陽自遠 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

歐陽自遠院士,1935年生人,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家。江西上饒人。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57-1966年曾在原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學習工作。1935年生于江西吉安。1956年畢業于北京地質學院勘探系。1957年進入原中國科學院地質所讀研究生。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家,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66年起從事隕石學、比較行星學與天體化學研究。建立了鐵隕石成因假說,吉林隕石的形成演化模式與多階段宇宙線照射曆史的理論;提出地球多階段轉變能的新的演化模式,地質體中宇宙塵的判斷标志;補充并發展了太陽星雲化學不均一性模式與理論;論證中國K/T界面撞擊事件,提出并證實新生代以來6次巨型撞擊誘發地球氣候環境災變的觀點;論證組成地球原始物質的不均一性、地球兩階段形成與多階段演化及對成礦與構造格局的制約,提出地球與類地行星的非均一組成與非均變演化的理論框架。近年來,積極參與并指導了中國月球探測的短期目标與長遠規劃的制訂,是中國月球探測計劃的首席科學家。

何繼善 中南大學

何繼善院士,1934年9月出生于湖南浏陽,漢族,中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

何繼善教授從事科教60年。曾任中南工業大學校長及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學部主任等職,現為中國工程院主席團成員、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常委、湖南省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湖南省院士聯誼會會長、湖南省書法家協會顧問。

何繼善教授長期緻力于地球物理理論、方法與觀測儀器系統的研究,創立并發展了以“雙頻激電法”、“僞随機信号電法” “廣域電磁法”和“拟合流場法”為核心的地電場理論和儀器,在國内外得到廣泛應用。何繼善教授在科學技術領域取得的成就,先後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一項、國家發明獎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兩項和省部級獎勵18項,1986年被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号, 1995年被評為全國有色金屬勞動模範,2000年被評為全國教育先進工作者,2005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何繼善教授的研究成果使我國在頻率域電法領域獨樹一幟,遠居世界領先地位。

1985年何繼善教授創建了我國第一個以地電場研究為特色的地球物理博士點,2002年創辦了中南大學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他在地球物理、管理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三個學科,先後指導博士後、博士生、碩士生100多人。在他擔任中南工業大學校長期間,倡導人文精神,優化育人環境,促進理、工、文交叉融合,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

毛二可北京理工大學

毛二可院士,1934年生于北京,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教育部“新體制雷達與實時信息處理”創新團隊帶頭人、IET高級會士。

1956年在華北大學工學院(現北京理工大學)雷達專業畢業後留校工作,曾任總裝備部科技委委員、空軍科學技術與人才培養顧問。

長期從事雷達系統及其信号處理領域的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先後主持和參加了包括國家重大基礎預研973計劃項目、863計劃課題等三十多項重點科研任務,在雷達雜波抑制和新體制雷達方面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對我國動目标顯示、動目标檢測技術等做出了重大貢獻。曾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四等獎1項。

潘垣華中科技大學

潘垣院士,男,1933年生于湖北宜昌,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共黨員。磁約束核聚變專家,電氣與強電磁工程專家,我國核聚變和大型脈沖電源技術的主要開拓者。主持和參與主持完成三套聚變裝置研制和兩套聚變裝置升級改造,以及一套即将開始研制建造。其中中國環流器一号是我國第一套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代号451工程。提出并指導成功建成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脈沖強磁場裝置。

1955年畢業于華中工學院電力系。先後在武漢電管局中心試驗所、二機部401所、585所和中國科學院等離子物理所工作。曾先後赴歐洲聯合托卡馬克JET實驗室和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聚變研究中心工作。1998年至今任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名譽院長,并兼“國際熱核試驗反應堆(ITER)”中國專家委員會委員和科學顧問、國家重大專項“慣性約束核聚變”專家委員會委員等職。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院部委特等獎1項,一、二等獎多項。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劉旭 中國農業科學院

劉旭院士,男,1953 年出生于河北省定縣,作物種質資源學家、農業發展戰略專家、中國生态文明學者。1979 年畢業于河北農業大學農學系,1983 年、1997 年在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作物遺傳育種專業分别獲碩士學位、博士學位。2009 年12 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工程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曾兼任中國農學會副會長、中國農學會遺傳資源分會理事長、中國農業生物技術學會理事長、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副會長。

長期從事作物種質資源的研究工作。參與及主持了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中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評價與利用研究,形成了作物種質資源共享利用的種質與技術基礎,完善了我國作物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的研究體系,推動了種質資源深入研究,促進了種質資源學科發展;主持了中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本底多樣性和技術指标體系研究,該研究查清了我國作物種質資源本底,建立了作物種質資源技術規範體系,完善了資源信息系統,顯著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比較系統地開展了小麥及其野生近緣屬間遺傳關系、新基因發掘與功能驗證等研究,為深入認識小麥起源和拓展育種新基因源奠定了基礎;長期以來,重視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問題,對生物多樣性、農業科技革命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有較深入的研究。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二等獎和創新團隊獎各1 項、省部級一等獎2 項,組織與主持出版《中國作物及其野生近緣植物》系列專著11卷,《中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技術規範》系列110 冊。

贲德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贲德院士,男,1938年4月出生,吉林長春人,雷達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院長,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科技委副主任、科協主席。1963年哈爾濱工業大學無線電工程系雷達專業畢業;1963年分配到信息産業部電子第十四研究所工作;曆任專業組長、總體室主任、機載雷達部主任、副所長,1997年起任教授、科技委常委。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贲德長期從事雷達系統的研究、設計與開發工作。七十年代初作為主要技術負責人之一,承擔了我國第一部大型相控陣雷達的研制任務,參加了方案論證、工程設計、組織生産、安裝調試全過程,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為突破相控陣體制,掌握相控陣技術這一尖端項目做出了突出貢獻。八十年代初擔任研制機載脈沖多普勒(PD)火控雷達的總設計師。在深入研究機載PD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正确的研制途徑。在其帶領下,經過艱苦的探索,突破了PD關鍵技術,主持完成了雷達工程設計,解決了雷達在地面試驗和飛行試驗中出現的各種技術上和工程上的難題,使PD雷達體制得以突破,是雷達領域中的重大成果。

先後獲得電子部科技成果特等獎2次,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次,國防科技重大貢獻光華基金特等獎一次,榮獲南京市第二屆十大科技之星稱号,榮獲2020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

陳立泉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陳立泉院士,男, 1940年3月生,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兼北京星恒電源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博士生導師。1964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主要研究方向:1.納米離子學;2. 新能源材料及其應用;3.固體電解質和全固态锂電池研究。

1976年去德國馬普協會固體所進修,合作研究固體锂電池電解質。1978年回國後繼續從事固體離子學及其在能源中的應用研究工作。1986年開始,曾主持物理所高溫超導材料研究。曾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和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号。發表論文200餘篇,申報發明專利10餘項。對锂離子電池研究和産業化以及對液氮溫區高溫超導材料的發現都作出了重要貢獻。目前的研究課題及展望:從固體離子學到納米離子學的轉變:納米材料中(納米顆粒, 納米線, 納米薄膜)離子和電子輸運特性的實驗和理論研究。近年來,開展了納米儲锂合金的研究,在納米儲能材料方面取得很大進展,為锂離子電池的新發展,提供了豐碩的技術儲備。锂離子電池和燃料電池中的物理化學過程及相關材料的設計、合成、表征、物理和電化學性能及其應用。沒計和合成锂離子電池相關材料,為改善锂離子電池的性能,為研究和開發電動車用動力電池,提供材料保證。已着手開展燃料電池材料的原創性研究,旨在研究和開發新型燃料電池。

尹澤勇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

尹澤勇院士,1945年2月14日出生于重慶市,原籍江蘇寶應,航空發動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兩機”重大科技專項發動機工程總師,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

尹澤勇1967年畢業于西北工業大學,1970年來到剛組建不久的中國航空動力機械研究所,自此在我國航空發動機研發領域默默耕耘了半個多世紀。進所不久,他以超前的眼光和頑強的毅力,在做好型号研制日常工作的同時,率先探索并将先進有限元分析技術創新應用于航空發動機設計中。他研讀并譯介大量文獻及專著,結合發動機研發的新題、難題尋找破解之道,穿梭于北京、上海、長沙等地的計算中心之間,一步步建立現代航空發動機結構強度分析的系統方法。

在幾十年的科學研究與型号研制緊密結合之路上,他與一個個團隊一起攻克有限元分析、各向異性單晶構件、多學科多目标形狀及拓撲設計優化難題,極大提升我國航空發動機自主創新研發能力。他不懈攻關,主持研制成功并交付使用的教練機用渦扇發動機,于本世紀初實現了我國自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研制渦扇發動機以來零的突破,達到國際同類發動機先進水平,促進國産中小型渦扇發動機發展;主持研制的“玉龍”發動機,是我國第一型無參照樣機完全自主創新研制成功的先進渦軸發動機,實現了國産渦軸發動機技術水平從第一代到第三代的巨大跨越,完成了國産航空發動機研制方式從跟蹤研制向自主研發的根本轉變,為我國航空發動機的完全自主創新研發走出了一條科學發展之路。

編輯:梁萍

(本文轉載自軟科 ,如有侵權請電話聯系13810995524)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MBAChina立場。采編部郵箱:news@mbachina.com,歡迎交流與合作。

  • +1

  • +1

    收藏

備考交流


2022考研英語二備考群: 678595048

2022管理類聯考複試調劑②群: 814776983

2022海外碩士交流群: 895560072

2022年MBA/MEM/MPAcc聯考備考群: 769561411

免聯考調劑咨詢①群: 796631901

2022考研政治沖刺群: 863373153

海外碩士咨詢③群: 850595383

免聯考碩士入學咨詢群: 711046255

2022考研複試調劑交流群: 902176003

推薦活動

更多 >